找到相关内容1151篇,用时5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与[阿罗汉]有什么异同?

    恐怕终究无法让人信从。  参考数据:贪瞋痴永尽者:《杂阿第797经》/《相应部第55相应第52经》, 不受后有:《杂阿第11经》/《相应部第22相应第18经》等,无胜如:《第145经》,...弟子们,从来没自称或被称为「佛」的,显然,弟子阿罗汉与佛之间是有明确差别的。差别在哪里呢?依据早期佛教圣典《杂阿经》所说,有两点差异:  1.佛陀是「无师自悟」者,就如同释迦牟尼佛,他生长在一个没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2245202.html
  • 佛教对同性恋的看法

    。即在家者不可为之恶行之一,以男性而言,指与妻子以外之女性行淫,又虽与妻子,但行于不适当之时间、场所、方法等,亦为邪淫。据卷五十晡利多经载,邪淫者必受现世及后世之恶报。(参阅‘邪淫戒’3035)...家。出俗为僧,岂得更犯。生死根本欲为第一。故经云:淫泆而生,不如贞洁而死。噫,可不戒欤。’等不等观杂录一曰:‘经淫字多从女旁,专指男女事也。今人欲依说文改从&DF-8E43;旁,书淫字训义...

    宣化上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4246517.html
  • 《长经》导读

    增一经》、《经》等,其时竺佛念担任传语之职。后寂于长安,寂年,世寿均不详。 ...  “长”为梵语Dirghāgama之汉梵及义音合译而成。Dīrgha为形容词,字义为“长的”(相对于“短的”)āgama为名词,字义为“传来的圣教”或“传来的圣教集”。两字合称即是“传来的(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2347172.html
  • 巴利语系大藏经简介

    、经、论和藏外四大部分。律藏分为分别部(戒的条文)、犍度(僧团生活制度)、附篇(戒条的解释);经藏分为长部(相当于汉译《长经》)、中部(相当于汉译《经》)、相应部(相当于汉译《杂阿经》)、增支部(相当于汉译《增一经》)和小部;论藏包括《法聚论》、《分别论》、《界论》、《双论》、《发趣论》、《人施设论》、《论事》;藏外分为注疏和其他两类。注疏原系僧伽罗文共28种,5世纪时由佛音、法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0747432.html
  • 《增一经》的经型及其编集的研究

    传扬佛法,此有二类:A《本事经》,B后期《契经》的一些经,例如,后来编入《长经》的《众集经》、《十上经》、《增一经》、《三聚经》。分别说明如下:   A《本事经》   《本事经》除了依「增...一直说到「十正法」,同样,在《长经?十上经》,释尊亦令舍利弗说法,舍利弗依增一的形式,由「一成法、一修法、一觉法、一灭法、一退法、一增法、一难解法、一生法、一知法、一证法」一直说到「十成法、十...

    林崇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547810.html
  • 解脱道次第 序文

    经过大家公开确认而成《四》:杂阿、长、增一。此时“”成为佛教“圣教集”、“圣典”的同义语。佛陀般涅盘后一百年左右,根本的佛教开始分裂成为大众部和上座部,然后又再分出许多部,依据... “”为梵语的译音,原意是“来”、“传来之圣教”的意思。佛陀在世时代,佛陀的诸弟子f以佛陀亲口所说,传承于弟子间的教授、教诫,称之谓“”。 佛陀的弟子及信众,为了方便记忆,将佛陀亲口宣说...

    大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0048018.html
  • 僧伽与正法流传

    海纳百川亦不增减;  7. 僧伽具足种种微妙教法与戒律,如大海隐藏种种珍宝;  8. 僧伽住有伟大弟子,如大海住种种大鱼。 增一卷37-4、未曾有法品阿修罗经第四(《部1》p.475.3...游行去吧。你们各自前往不同的地方,不要结伴同行。比丘啊!初善、善、后善、具备义(内容)和文(形式),就这样的去说法吧。将完全圆满、清净的梵行(佛道修行)说明出来吧!” (南传律藏与五分律卷第十六...

    杉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3949256.html
  • “大师”释义

    “大师”释义  /明法比丘  巴利文Sattha(梵文sastr)译作“大师”,在出现八十多次,大部分指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:有四次是外道称他们的导师(长身婆罗门[杂阿93经]、种德婆罗门[长经卷十五]、究罗檀头婆罗门[长经卷十五]、萨遮尼健子[增一经卷三十、第十经]);一次佛陀称一外道仙人善眼(130经);一次天人称帝释憍尸迦(杂阿505经);一次佛陀称波罗提木叉戒...

    明法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0950312.html
  • 道安国师与护国道安寺

    ,筵请道安入住长安五重寺,宏扬佛法,并主持翻译事业,时译场几千人余人。译《经》、《增一经》、《三法度论》等。且提出“五失本、三不易”之谈。为后来的译经工作指出了正确的道路。魏晋沙门依师为姓,...,义不中难”之说。苻坚建元二十一年(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,385)二月,圆寂于长安五重寺,时年七十四.观师一生为法忘躯,译经二十五部,二十九卷之多。为般若学(六家七宗)“本无宗”宗祖。姚秦三藏鸠摩罗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4150817.html
  • 超 越 仪 式

    流行的仪式,还有几种仪式可以保留、在什么情况下举行、由什么人来主办。并且在内心中确实掌握佛陀所教导的正法,不要执著在无谓的仪式上,否则将错认修行的目标。因此,身为一位遵行佛陀正道足迹的修行者,扫除对风俗习惯和仪式的迷信执著,是修行的主要目标之一。因为“戒禁取”不断除,永远是凡夫!  至于应该如何来超越仪式呢?佛陀在《》的《水净梵志经》如此教导:“比丘们呀!想想这里有一块脏布。染布的工人...

    法味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3850952.html